人贵在自省,输在不成长!

图片[1]-人贵在自省,输在不成长!-涛哥网创

最近徐州开始变冷了,基本上天天下雨。其实我是比较喜欢下雨天,因为我在下雨天喜欢思考

为啥今天会突然说这句话,为啥今天会那么感慨?

说真的,时间是最好的“药”,是要三分毒,总有悲伤总有喜悦

最近一直在思考,一直在反思,下面的每一步规划该怎么走?每一份真心该如何对待和负责?

学员的内容如何优化?如何能够让更多人快速拿到结果?

我也越来越明白,人贵在成长,输在不自省的意义了!

1.每天只看一个目标:流量

图片[2]-人贵在自省,输在不成长!-涛哥网创

我有个朋友,大概在2015年微信红包最火的时候,搞了个公众号。这号干啥的呢?说起来都有点“土”:专门教人怎么抢红包抢得快、怎么在各种App里薅羊毛、找优惠券。那会儿我们都觉得这玩意儿太“俗”了,没技术含量,也赚不了啥大钱。他呢,也不管别人怎么说,就盯死一件事:​​每天必须从各个渠道,给这个公众号搞来至少500个新关注。​​为了这个数,他真是啥办法都试。在贴吧发教程、在QQ群分享线报、跟别的号互推……手段一点都不高大上,甚至有点“土法炼钢”的意思。他的世界里,好像没有“今天内容高端不高端的纠结,只有“今天目标能不能完成”的焦虑。就这么一天天下来,他的公众号愣是攒了小一百万关注。你猜怎么着?就靠这个“俗气”的号,他活得很滋润。​​他的赚钱方式也特别简单:​

  1. ​接广告:​​ 因为粉丝非常精准(就是爱省钱、爱撸羊毛的一群人),很多电商平台、金融App都来找他投广告,广告费很可观。
  2. ​开付费社群:​​ 建了几个付费微信群,每天在群里发布第一手的优惠信息和“线报”,一年会员费就好几百,轻轻松松收了几千人。
  3. ​带货分销:​​ 推荐一些他验证过的、确实能省钱的产品或者信用卡,赚取分销佣金。

去年跟他吃饭,他告诉我,就这个“土掉渣”的号,一年给他带来大几百万的利润。他公司现在也就十来个人,核心任务还是搞流量,只不过方法从贴吧换到了短视频平台,但那个“每天必须完成新增目标”的规矩,从来没变过。​​所以说,这事真的印证了那个道理:​​别总想着搞个什么石破天惊的大项目。成功的路,往往就是把你认为“有点low”但有效果的小事,重复做、坚持做、做到别人都懒得做、看不起做的时候,你就成了。

2.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​

图片[3]-人贵在自省,输在不成长!-涛哥网创

字节跳动的“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”​

在 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)几乎瓜分所有流量,巨头林立的时代,张一鸣的字节跳动看似没有机会。但它没有直接去攻打社交、电商或搜索这些坚固的城池,而是选择了一条更苦、更累的路:​​从信息分发的底层技术——推荐算法——开始结寨。​

​第一部分:稳扎稳打——结“算法”这个硬寨​

字节跳动的第一个“营盘”,是 ​​“今日头条”​​。

  • ​它的“稳”体现在哪里?​​ 当时市场上已有大量新闻客户端,但它们大多是人找信息的“门户模式”或“搜索模式”。今日头条却做了最苦最累的活:​​打磨个性化推荐算法​​。
  • ​它的“打”是如何做的?​​ 不追求一时的爆款,而是死死盯住一个核心指标:​​用户的阅读时长和粘性​​。通过算法不断学习用户的喜好,你越用,它推荐得越准,你就越离不开它。

这个阶段,字节跳动没有四处出击,而是像一个工匠一样,潜心打磨它的核心发动机——算法。这看起来是个“技术活”,很“枯燥”,但却是它最“稳”的一步。

​第二部分:步步为营——算法优势的连环出击​

当“今日头条”这个营盘稳固,证明了其算法强大的分发能力后,字节跳动开始了它的“步步为营”:

  1. ​第一步(站稳内容分发):​​ 以今日头条为核心营盘,积累了海量的用户阅读行为数据,让算法引擎越来越强大。
  2. ​第二步(出击短视频):​​ 基于成熟的算法,推出 ​​“抖音”​​。这不再是简单的新闻分发,而是内容形态的升级。算法推荐从“你爱看的文章”延伸到“你爱看的视频”,势如破竹。
  3. ​第三步(多领域扩张):​​ 此后,每进入一个新领域,它都不是从零开始。它用这套强大的算法引擎作为基础,去支撑新的产品:
    • ​西瓜视频​​(中长视频)
    • ​懂车帝​​(垂直领域信息)
    • ​番茄小说​​(免费阅读)
    • 甚至后来的 ​​飞书​​(协同办公),其底层也蕴含着信息高效流转的逻辑。

每做一个新产品,都不是孤立的,而是基于已有“营盘”(算法和中台能力)的又一次拓展。打下一个,巩固一个,再以此为基点,打下一个。

​总结:复利式的增长​

字节跳动的成功,不是靠一个爆款点子,而是靠 ​​“算法”这个坚固的营盘​​,然后一步步地扩大地盘。它的战略非常清晰:

  • ​“稳扎稳打”​​:耐心打磨核心竞争能力,不追求短期风口。
  • ​“步步为营”​​:每前进一步,都基于上一步的坚实基础,环环相扣,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。

这正体现了“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”的最高境界:​​它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挖坑,而是每前进一步,都让整个体系的根基更加深厚,最终构建起一个他人无法轻易撼动的生态系统。​​ 这种成功,是复利式的,是建立在极其稳固的“硬寨”之上的必然结果。

3.​​相信长期价值

图片[4]-人贵在自省,输在不成长!-涛哥网创

相信长期价值的人,会超越冰冷的数据,去经营与用户的深度关系​​。

  • 他们可能像小米早期一样,投入大量人力运营论坛,与用户交朋友,虽然这无法直接计入销售额。
  • 他们可能像一些优质的内容创作者,不追逐热点,只服务好一小群真正认同自己的核心粉丝,虽然这看起来增长很慢。

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,“相信长期价值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一种​​难得的战略定力​​。它意味着:

  • ​不投机​​:拒绝用伤害长远健康的方式换取短期增长。
  • ​有耐心​​:愿意接受早期的缓慢增长,为未来投资。
  • ​聚焦核心​​:持续构建那些能随着时间流逝而增值的东西,比如技术壁垒、品牌声誉、用户关系。

最终,互联网会奖励那些“种树的人”,而非那些只想“摘果子的人”。因为时间,永远是复利的朋友,而复利,是最强大的力量。

做靠谱落地产品就找「涛哥」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5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期待一针见血的评论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